當纖維透過水交織成「紙」,形成「縫隙」,
便能包容氣流、光影,一切看得見、看不見、微觀世界裡的細小分子。
因為包容,所以自由,所以強韌,在相互聚合後,連結彼此的脆弱,
搭造紙的無限可能。
我們的生活可能沒有紙嗎?紙張如何在千年歷史中歷久彌新,不斷解構再進化,延展至人們生活的每個層面?
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推出全新概念的【Aperture縫隙——紙的無限想像】特展,將整座博物館變成巨型藝術裝置的一部份。負責策展的 FENKO鳳嬌催化室,連結工藝、科技、文化、藝術、建築等領域創意人,以當代視覺語彙翻轉博物館策展學。
展覽透過紙張與人類交相呼應的生命軸線,引導人們穿越【Aperture 縫隙】巨型裝置,回到生命之初的清明,想像自己即是新鮮微小的纖維,重新經歷「胚胎」、「童年」、「成熟」的生命歷程。見證紙張的本質,亦如人類生命的本質,在解構與重構、死亡與重生的循環中,演進與蛻變。
自縫隙裡所窺見的世界,不存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只是無限可能裡的一個篇章,一項不斷演進、展現生命力的媒材,與天地自然共享生命智慧,亦開展變換無限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