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畫?工藝?勞作?何謂拼貼?
工作坊一開始,林廉恩便向參加者展現以幾何色紙碎片拼成的〈蒙娜麗莎〉,試圖喚醒與會者對拼貼最早的記憶。拼貼的素材以紙張為大宗,但也有以金屬、布料、木材等完成之作品。除了專程購買色紙之外,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報章雜誌、廣告型錄、牛皮紙袋、購物紙袋都可以成為拼貼的一部份。林廉恩另外透露自己常以紙膠帶、描圖紙作為拼貼素材,增加畫面的質地與豐富度。拼貼也能結合繪畫,或者事先手繪素材、以水墨、顏料製作紋理圖樣再撕剪;或者直接以手繪方式完成整體構圖,再局部以拼貼綴飾。事實上,許多著名的繪本插畫家也都以拼貼手法增添故事的趣味性,林廉恩更是精選了數位歐美拼貼大師,引導眾人觀摩拼貼的多樣面貌。
▲參加者圍觀林廉恩示範拼貼
深入淺出,拼貼名家導覽
《巴黎的獅子 Un lion à Paris》作者為來自義大利波隆那的插畫家 Beatrice Alemagna,擅長以誇大的比例、違反人體工學,但是極為生動的肢體動作呈現活靈活現的角色人物。以剪影、手繪角色與寫實人物相片交錯拼貼營造出狀似衝突,又不違和的平衡畫面。其作品中黑白、彩色並列的作風對林廉恩的創作深具啟發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BFqCpNgph_
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 Manon Gauthier 筆下圓圓大大的頭顱、鬼頭鬼腦的俏皮人物、溫暖深厚的大地色系,以及以黑白蠟筆塗鴉後剪下的物件,其隨性而童趣稚拙的畫風令人一眼就能辨認出。放下對於寫實描摹的執著,林廉恩發現創作更輕鬆自在,她也特別欣賞 Gauthier 對於「白」的處理,以白色厚塗再剪下拼出的物件,不論是花瓣或是雲朵,都比起留白更有層次,也更具生命力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fE8YE-O8bk
荷蘭插畫家暨圖騰設計師 Petra Ferweda 則是紋理魔術師;除了設計圖樣之外,其數位插畫作品充滿了耐人尋味的紋理細節。細看畫中房屋的陰影,不難發現牆上的紋理事有蹊蹺。她將圖紋如漫畫網點一般自然地融入畫面構圖之中,造就了寫意而不費解的創作肌理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989N7Wjkdt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bXHGc5qgTp
定居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英國藝術家 Andy Burgess 忠於滿版色塊的拼接。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色彩,卻又能維持畫面的乾淨與一致性,可說是配色大師。林廉恩堅信顏色搭配是拼貼的成敗關鍵,因為拼貼不講求繁複的線條與寫實的揣摩,並多有較大面積的色塊,唯有畫面通篇能連貫地呈現色彩邏輯,才能完成有說服力的視覺敘事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LU9sbHHZt_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GTWvkMHCU1
dPi 第230期《疊湊現實、拼貼夢境》的封面藝術家Eugenia Loli 可以說是蒙太奇拼貼(Photomontage Collage)的箇中翹楚, 將蒐集而來的多元寫實素材,重新組合成構圖完整、渾然天成的一幅場景,彷彿真實世界中的部分細節被魔法置換了一般,令人又驚又喜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LCF08LDd0d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qnb1GglbFI
▲蒙太奇拼貼常常讓人有真假難分,在現實與夢境之間遊走的錯覺
撕扯斷裂之美感
林廉恩的畫作背景中的山水,多半不見工整切割的山線與地平線,她獨鍾紙張撕裂的有機紋理,更進一步解釋,當順著紙張紋理而撕,切口較為工整、筆直,反之逆向而撕,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陡峭、鋸齒斷面。較為厚實的紙材,更容易有分層的斷裂,因而露出不規則的原色切口,這些切口往往成為林廉恩畫中最富個性的迷人細節。創作繪本人物時必須講求一致性,因此以簡化的形狀——圓形的頭、方形或梯形的身體、長條的四肢建構角色形象,而山水、屋舍等場景就不一樣了,林廉恩可以自由探索撕痕、撕向創造出的無限可能,她特別享受不需要倚靠精準草圖,能夠隨機應變的創作過程。
工作坊以「最美的角落」為題,邀請現場的參加者一同透過色鉛筆、蠟筆,以及多樣紙材,體驗塗鴉拼貼之自由、撕扯斷裂之美感!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RVVEPznO0Q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RdnlhBLGYT
▲林廉恩專注地以不同顏色紙材堆疊山巒
▲學員以林廉恩提供的紙材、色鉛筆還有粉蠟筆即席創作
▲現場有親子組團參加,寓教於樂
▲現場學員專注低頭創作
▲活動結束後學員開心與作品合影留念
炎炎夏日正好眠,創造力可不能睡著了!今夏最後一場在7月23日週六午後,dPi請到優秀台灣創作者繪本《今天》作者張梓鈞,在松菸文創園區舉辦精彩講座,陪您度過創意無限的週末假期,千萬不可錯過!
Source:
林廉恩/攝影:卡邦